乾地黃

功用:滋陰退陽,生血涼血。

十劑分類 補陰、涼血 性味 甘苦而寒,沈陰而降, 歸經:入手、足少陰(心、腎。)厥陰(心包、肝。),及手太陽經(小腸。)。
主治 滋陰退陽,生血涼血。
禁忌 治血虛發熱,(經曰陰虛生內熱。) 勞傷欬嗽,(欬嗽陰虛者,地黃丸為要藥,亦能除痰。 丹溪曰:「久病陰火上升,津液生痰不生血,宜補血以制相火,其痰自除。」) 痿痺驚悸(有觸而心動曰驚;無驚而自動曰悸,即怔忡也。 有因心虛火動者,有因肝虛膽怯者,有因水停心下者,火畏水故悸也。 地黃能交心、腎而益肝、膽,亦能行水故治之。), 吐衄尿血(痛為淋血,不痛為尿血。由心、腎氣結或憂思房勞所致, 多屬虛寒,不可專作熱治。), 血運崩中(經曰:「陰虛陽搏謂之崩。」), 足下熱痛,折跌絕筋 (生地一斤,瓜薑糟一斤,生薑四兩,炒熟,腌傷折處,冷則易之。 又生地汁三升,酒升半,煮服,下撲損瘀血。), 填骨髓,長肌肉,利大小便,調經安胎。 又能殺蟲,治心腹急痛(海上方搗汁和麵作餺飥食,能利出蟲。忌用鹽。 本草匯曰:「丹溪云:『氣病補血,雖不中病,亦無害也。』 不知血藥屬陰,其性凝滯,若胃虛氣弱之人,過服歸、地等劑,反致痞悶, 飲食減少,變證百出,至死不悟,豈不惜哉! 大抵,血虛固不可專補其氣,而氣虛亦不可徒補其血也。 凡勞病:陽虛,宜四君補氣;陰虛,以四物補血; 陰陽俱虛者,宜合用,名八珍湯。」)。
配伍
炮製 惡貝母,畏蕪夷,忌萊菔、蔥、蒜、銅、鐵器, 得酒、門冬、丹皮、當歸良(此近時所稱之生地也。)。
品類 酒製則上行外行,薑製則不泥膈。 配伍:惡貝母,畏蕪夷,忌萊菔、蔥、蒜、銅、鐵器, 得酒、門冬、丹皮、當歸良(此近時所稱之生地也。)。
備註 江浙生者,南方陽氣力微;北方生者,純陰力大。以懷慶肥大菊花心者良。 炮製:酒製則上行外行,薑製則不泥膈。 配伍:惡貝母,畏蕪夷,忌萊菔、蔥、蒜、銅、鐵器, 得酒、門冬、丹皮、當歸良(此近時所稱之生地也。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