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線:11 人
川椒
功用:專行水道,不行穀道,
十劑分類 | 寒濕、燥補火 | 性味 | 辛熱純陽。 |
---|---|---|---|
主治 | 專行水道,不行穀道, | ||
禁忌 | 入肺,發汗散寒,治風寒咳嗽。 入脾暖胃燥濕,消食除脹,治心腹冷痛,吐瀉澼痢,痰飲水腫。 (千金方有人冷氣入陰囊,腫滿,生椒澤淨帛裏,著丸囊後半寸, 須臾熱氣大通,日再易,腫消瘥。梅師用桂末塗亦良。) 入右腎命門補火,治腎氣上逆 (能下行導火歸元,每日吞三十粒,大能溫補下焦。), 陽衰溲數,陰汗洩精(下焦虛寒。)。堅齒明目,破血通經, 除癥安蚘(蟲見椒則伏。仲景蚘厥,烏梅丸用之。 凡蟲嚙腹痛者,面白唇紅,時發時止。)。 殺鬼疰蟲魚毒(最殺勞蟲。危氏神授丸,川椒炒出汗為末,米飲下三錢, 有人病傳尸勞,遇異人授此方,服至二斤,吐出蟲如蛇而安。)。 | ||
配伍 | 肺胃素熱者忌服。(丹溪曰:「食椒既久,則火自水中生,多被其毒也。」) | ||
炮製 | 使杏仁,畏款冬、附子、防風、雄黃、麻仁、涼水。 (椒乃玉衡星之精,辟疫伏邪,故歲旦飲椒柏酒。) 編號:木部053-1 藥名:子名椒目 性味:苦辛, 功用:專行水道,不行穀道, 主治:能治水蠱,除脹定喘,及腎虛耳鳴。 | ||
品類 | 微炒去汗,搗取裏面黃殼,取紅用。(名椒紅。)得鹽良。(入腎。) 配伍:使杏仁,畏款冬、附子、防風、雄黃、麻仁、涼水。 (椒乃玉衡星之精,辟疫伏邪,故歲旦飲椒柏酒。) 編號:木部053-1 藥名:子名椒目 性味:苦辛, 功用:專行水道,不行穀道, 主治:能治水蠱,除脹定喘,及腎虛耳鳴。 | ||
備註 | 秦產名秦椒,俗名花椒,實稍大;蜀產肉厚皮皺為川椒。 閉口者殺人, 炮製:微炒去汗,搗取裏面黃殼,取紅用。(名椒紅。)得鹽良。(入腎。) 配伍:使杏仁,畏款冬、附子、防風、雄黃、麻仁、涼水。 (椒乃玉衡星之精,辟疫伏邪,故歲旦飲椒柏酒。) 編號:木部053-1 藥名:子名椒目 性味:苦辛, 功用:專行水道,不行穀道, 主治:能治水蠱,除脹定喘,及腎虛耳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