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線:4 人
豬苓
功用:升而能降,開腠發汗,利便行水,與茯苓同而不補。
十劑分類 | 通行水 | 性味 | 苦泄滯,淡利竅,甘助陽, 歸經:入膀胱腎經。 |
---|---|---|---|
主治 | 升而能降,開腠發汗,利便行水,與茯苓同而不補。 | ||
禁忌 | 治傷寒溫疫大熱,(經疏曰大熱利小便,亦分消之意。) 懊儂消渴,腫脹淋濁,瀉痢痎瘧。(瘧多由暑,暑必兼溼。經曰夏傷於暑,秋為痎瘧。) | ||
配伍 | 然耗津液,多服損腎昏目。(腎水不足則目昏。 仲景五苓散,豬苓、茯苓、澤瀉、白朮、桂,為治水之總劑。 昂按:經曰:「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氣化則能出矣。」 用肉桂辛熱,引入膀胱,所以化其氣也。除桂名四苓散。 資生經曰:「五苓散能生津液,亦通大便。 曾世榮治驚風,亦用五苓散,曰:『茯苓安心神,澤瀉導小便, 小腸利而心氣平,木得桂而枯,能抑肝而風自止,』可謂善用五苓者矣。) | ||
炮製 | |||
品類 | 去皮用。 | ||
備註 | 多生楓樹下,塊如豬屎,故名。 (馬屎曰通,豬屎曰苓,苓即屎也,古字通用。)肉白而實者良, 炮製:去皮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