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線:15 人
葛根
功用:入陽明經,能鼓胃氣上行,生津止渴。(風藥多燥,葛根獨能止渴者, 以能升胃氣入肺而生津耳。) 兼入脾經,開腠發汗,解肌退熱(脾主肌肉。), 為治脾胃虛弱泄瀉之聖藥。(經曰:「清氣在下則生飧泄」, 葛根能升陽明清氣。)
十劑分類 | 輕宣解肌、升陽散火 | 性味 | 辛甘性平,輕揚升發。 |
---|---|---|---|
主治 | 入陽明經,能鼓胃氣上行,生津止渴。(風藥多燥,葛根獨能止渴者, 以能升胃氣入肺而生津耳。) 兼入脾經,開腠發汗,解肌退熱(脾主肌肉。), 為治脾胃虛弱泄瀉之聖藥。(經曰:「清氣在下則生飧泄」, 葛根能升陽明清氣。) | ||
禁忌 | 療傷寒中風,陽明頭痛 (張元素曰:「頭痛如破,乃陽明中風,可用葛根蔥白湯。 若太陽初病,未入陽明而頭痛者,不可便服升葛湯發之。 反引邪氣入陽明也。」 仲景治太陽、陽明合病,桂枝湯加葛根、麻黃。 又有葛根黃芩黃連解肌湯,是用以斷太陽入陽明之路,非太陽藥也。), 血痢溫瘧,(丹溪曰:「凡治瘧,無汗,要有汗,散邪為主帶補; 有汗,要無汗,扶正為主、帶散。若陽瘧有汗,加參、耆、白朮以斂之; 無汗,加芩、葛、蒼朮以發之。」) 腸風痘疹。(能發痘疹。丹溪曰:「凡斑疹已見紅點,不可更服升葛湯, 恐表虛反增斑爛也。」) 又能起陰氣,散火鬱,解酒毒,葛花尤良。利二便,殺百藥毒。 | ||
配伍 | 多用反傷胃氣。(升散太過。) 其他:「生葛汁」大寒,解溫病大熱,吐衄諸血。 | ||
炮製 | |||
品類 | |||
備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