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線:4 人
萎蕤
功用:補中益氣,潤心肺,悅色顏,除煩渴。治風淫濕毒,目痛眥爛,風濕。 寒熱痁瘧(痁,詩廉切,亦瘧也。),中風發熱,不能動搖, 頭痛腰痛(凡頭痛不止者,屬外感,宜發散; 乍痛乍止者,屬內傷,宜補虛。 又有偏頭痛者,左屬風與血虛,右屬痰熱與氣虛。 腰痛,亦有腎虛、氣滯、痰積、血瘀、風寒、濕熱之不同。 凡挾虛、挾風濕者,宜萎蕤。), 莖寒自汗,一切不足之證。用代參耆,不寒不燥,大有殊功。 (昂按:萎蕤溫潤、甘平,中和之品,若蜜製作丸,服之數斤,自有殊功。 與服何首烏、地黃者,同一理也。若僅加數分於煎劑,以為可代參、耆, 則失之遠矣。大抵此藥性緩,久服方能見功,而所主者, 多風濕、虛勞之緩證。故臞仙以之服食,南陽用治風濕, 千金外臺亦間用之,未嘗恃之為重劑也。 若急虛之證,必須參、耆方能復脈回陽。斯時即用萎蕤斤許, 亦不敵參耆數分也。時醫因李時珍有可代參、耆之語,凡遇虛證, 輒加用之,曾何益於病者分毫哉。拙著方解,欲採萎蕤, 古方可以入補劑者,終不可得,則古人之罕用,亦可見矣。)
十劑分類 | 平補而潤、去風濕 | 性味 | 甘平。 |
---|---|---|---|
主治 | 補中益氣,潤心肺,悅色顏,除煩渴。治風淫濕毒,目痛眥爛,風濕。 寒熱痁瘧(痁,詩廉切,亦瘧也。),中風發熱,不能動搖, 頭痛腰痛(凡頭痛不止者,屬外感,宜發散; 乍痛乍止者,屬內傷,宜補虛。 又有偏頭痛者,左屬風與血虛,右屬痰熱與氣虛。 腰痛,亦有腎虛、氣滯、痰積、血瘀、風寒、濕熱之不同。 凡挾虛、挾風濕者,宜萎蕤。), 莖寒自汗,一切不足之證。用代參耆,不寒不燥,大有殊功。 (昂按:萎蕤溫潤、甘平,中和之品,若蜜製作丸,服之數斤,自有殊功。 與服何首烏、地黃者,同一理也。若僅加數分於煎劑,以為可代參、耆, 則失之遠矣。大抵此藥性緩,久服方能見功,而所主者, 多風濕、虛勞之緩證。故臞仙以之服食,南陽用治風濕, 千金外臺亦間用之,未嘗恃之為重劑也。 若急虛之證,必須參、耆方能復脈回陽。斯時即用萎蕤斤許, 亦不敵參耆數分也。時醫因李時珍有可代參、耆之語,凡遇虛證, 輒加用之,曾何益於病者分毫哉。拙著方解,欲採萎蕤, 古方可以入補劑者,終不可得,則古人之罕用,亦可見矣。) | ||
禁忌 | |||
配伍 | |||
炮製 | |||
品類 | |||
備註 | 似黃精而差小,黃白多鬚(二藥功用相近,而萎蕤更勝。), 竹刀刮去皮節,蜜水或酒浸蒸用。畏鹹鹵。(陶宏景曰:「本經有女萎, 無萎蕤。別錄有萎蕤無女蕤。功用正同,疑名異爾。」 玉竹、黃精用以調脾肺最為合宜,皆潤不助濕,燥不礙肺。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