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線:14 人
茯苓
功用:甘溫,益脾助陽,滲淡,利竅除溼。 色白,入肺瀉熱,而下通膀胱(能通心氣於腎,使熱從小便出, 然必其上行入肺,清其化源,而後能下降利水也。)。 甯心益氣,調營理衛,定魄安魂(營主血,衛主氣,肺藏魄,肝藏魂。)。
十劑分類 | 補心脾、通行水 | 性味 | |
---|---|---|---|
主治 | 甘溫,益脾助陽,滲淡,利竅除溼。 色白,入肺瀉熱,而下通膀胱(能通心氣於腎,使熱從小便出, 然必其上行入肺,清其化源,而後能下降利水也。)。 甯心益氣,調營理衛,定魄安魂(營主血,衛主氣,肺藏魄,肝藏魂。)。 | ||
禁忌 | 治憂恚驚悸,(心、肝不足。)心下結痛,寒熱煩滿, 口焦舌乾(口為脾竅,舌為心苗,火下降則熱除。),欬逆(肺火。), 膈中痰水(脾虛。),水腫淋瀝,泄瀉(滲溼。) 遺精(益心腎。若虛寒遺溺泄精者,又當用溫熱之劑,峻補其下, 忌用茯苓淡滲之藥。)。小便結者能通,多者能止(溼除則便自止。), 生津止渴(溼熱去則津生。),退熱安胎。 | ||
配伍 | |||
炮製 | 惡白斂,畏地榆、秦艽、龜甲、雄黃,忌醋。 其他:皮專能行水,治水腫膚脹。(以皮行皮之義,五皮散用之。 凡腫而煩渴,便秘溺赤,屬陽水,宜五皮散、疏鑿飲。 不煩渴,大便溏,小便數,屬陰水,宜實脾飲、流氣飲。 腰以上腫宜汗,腰以下腫宜利小便。) | ||
品類 | 去皮乳拌蒸,多拌良。白者入肺、膀胱氣分,赤者入心、小腸氣分。 (時珍曰:「白入氣,赤入血。」)補心、脾,白勝;利溼熱,赤勝。 配伍:惡白斂,畏地榆、秦艽、龜甲、雄黃,忌醋。 其他:皮專能行水,治水腫膚脹。(以皮行皮之義,五皮散用之。 凡腫而煩渴,便秘溺赤,屬陽水,宜五皮散、疏鑿飲。 不煩渴,大便溏,小便數,屬陰水,宜實脾飲、流氣飲。 腰以上腫宜汗,腰以下腫宜利小便。) | ||
備註 | 松根靈氣結成,以大塊堅白者良。 炮製:去皮乳拌蒸,多拌良。白者入肺、膀胱氣分,赤者入心、小腸氣分。 (時珍曰:「白入氣,赤入血。」)補心、脾,白勝;利溼熱,赤勝。 配伍:惡白斂,畏地榆、秦艽、龜甲、雄黃,忌醋。 其他:皮專能行水,治水腫膚脹。(以皮行皮之義,五皮散用之。 凡腫而煩渴,便秘溺赤,屬陽水,宜五皮散、疏鑿飲。 不煩渴,大便溏,小便數,屬陰水,宜實脾飲、流氣飲。 腰以上腫宜汗,腰以下腫宜利小便。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