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辛

功用:辛溫散風邪,故諸風痺痛,咳嗽上氣,頭痛脊強者宜之 (專治少陰頭痛。獨活為使。)。 辛散浮熱,故口瘡喉痺(少陰火。), 鼻淵齒匿者(蟲蝕膿爛。)宜之。 辛益肝膽,故膽虛驚癇,風眼淚下者宜之。 水停心下則腎燥,細辛之辛,能行水氣以潤之。 (腎燥者,心亦燥,火屈於水故燥也。經曰:「腎苦燥,急食辛以潤之。」) 雖手少陰引經(心。),乃足少陰本藥(腎。),能通精氣,利九竅, 故耳聾鼻齆,(音齆,鼻塞不聞香臭也。風寒入腦,故氣不宣通。 寒宜表,熱宜清,有瘜肉者,為末吹鼻。)倒睫便濇者宜之。 散結溫經,破痰下乳,行血發汗。(能發少陰之汗。仲景治少陰證, 反發麻,熱黃附子細辛湯,乃治邪在裏之表劑。 )

十劑分類 宣散風濕、補肝、潤腎 性味
主治 辛溫散風邪,故諸風痺痛,咳嗽上氣,頭痛脊強者宜之 (專治少陰頭痛。獨活為使。)。 辛散浮熱,故口瘡喉痺(少陰火。), 鼻淵齒匿者(蟲蝕膿爛。)宜之。 辛益肝膽,故膽虛驚癇,風眼淚下者宜之。 水停心下則腎燥,細辛之辛,能行水氣以潤之。 (腎燥者,心亦燥,火屈於水故燥也。經曰:「腎苦燥,急食辛以潤之。」) 雖手少陰引經(心。),乃足少陰本藥(腎。),能通精氣,利九竅, 故耳聾鼻齆,(音齆,鼻塞不聞香臭也。風寒入腦,故氣不宣通。 寒宜表,熱宜清,有瘜肉者,為末吹鼻。)倒睫便濇者宜之。 散結溫經,破痰下乳,行血發汗。(能發少陰之汗。仲景治少陰證, 反發麻,熱黃附子細辛湯,乃治邪在裏之表劑。 )
禁忌
配伍 然味厚性烈,不可過用。(不可過一錢,多則氣不通,悶絕而死。 雖死,無傷可驗。開平獄嘗治此,不可不知。 )
炮製 惡黃耆、山茱,畏硝石、滑石,反藜蘆。
品類 揀去雙葉者用。 配伍:惡黃耆、山茱,畏硝石、滑石,反藜蘆。
備註 味極辛,產華陰者真。(杜衡、鬼督郵、徐長卿,皆可亂之。) 炮製:揀去雙葉者用。 配伍:惡黃耆、山茱,畏硝石、滑石,反藜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