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線:14 人
紅花
功用:入肺經,而破瘀血,活血(瘀行則血活,有熱結於中,暴吐紫黑血者, 吐出為好,吐未盡,加桃仁、紅花行之。大抵鮮血宜止,瘀血宜行。) 潤燥,消腫止痛。(凡血熱、血瘀,則作腫作痛。)
十劑分類 | 古名紅藍花,通行血、潤燥 | 性味 | 辛苦甘溫, |
---|---|---|---|
主治 | 入肺經,而破瘀血,活血(瘀行則血活,有熱結於中,暴吐紫黑血者, 吐出為好,吐未盡,加桃仁、紅花行之。大抵鮮血宜止,瘀血宜行。) 潤燥,消腫止痛。(凡血熱、血瘀,則作腫作痛。) | ||
禁忌 | 治經閉便難,血運口噤,胎死腹中,(非活血、行血不能下。) 痘瘡血熱(本草不言治痘。),喉痺不通,又能入心經,生新血(須兼補益藥為佐使。)。 俗用染紅,併作胭脂。(胭脂,活血解毒,痘疔挑破,以油胭脂敷之良。) | ||
配伍 | 少用養血,多則行血,過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斃。 (血生於心包,藏於肝,屬於衝、任,紅花汁與相類,故治血病。 有產婦,血悶而死,名醫陸氏以紅花數十斤煮湯,寢婦於上而薰之, 湯冷再加,半日而蘇。 金匱有紅、藍花酒,云治婦人六十二種風。) | ||
炮製 | |||
品類 | |||
備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