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芷

功用:

十劑分類 宣發表、祛風、散濕 性味 辛散風,溫除濕,芳香通竅而表汗。 歸經:行手足陽明(大腸胃。),入手太陰(肺色白、味辛,故入肺。), 而為陽明主藥(陽明之脈營於面,故治頭面諸疾。)。
主治
禁忌 治明陽頭目昏痛,(楊吉老方白芷湯,泡四五遍,蜜丸彈子大,名都梁丸, 每服一丸,荊芥點臘茶嚼下。吉老名介,治王定國病時,在都梁, 因以名丸。) 眉稜骨痛(風熱與痰,同酒浸,黃芩為末,茶下。), 牙痛(上齦,屬足陽明。下齦,屬手陽明,二經風熱。), 鼻淵(肺主鼻,風熱乘肺上爍於腦,故鼻多濁涕而淵。 經曰:「腦滲為涕。」宜同細辛、辛夷治之。), 目癢,涕出,面皯(干去聲。面黑氣。),瘢疵,(可作面脂。) 皮膚燥癢,三經風熱之病。 及血崩血閉,腸風痔漏,癰疽瘡瘍,三經濕熱之病。 活血排膿,(腸有敗膿血,淋露腥穢,致臍腹冷痛,須此排之。) 生肌止痛,解砒毒蛇傷。 (先以繩紮傷處,酒啁下白芷末五錢,種白芷能辟蛇。) 又治產後傷風,血虛頭痛。(自魚尾上攻,多在日晚,宜四物加辛、芷。 如氣虛頭痛,多在清晨,宜芎、藁,倍參、耆。 保壽堂治正偏頭痛,白芷、川芎各三錢,搽牛腦上,加酒頓熟, 熱食盡醉,其病如失。魚尾,目之上角。)
配伍 然其性升散,血熱有虛火者禁用。
炮製 當歸為使,惡旋覆花。
品類 或微炒用。 配伍:當歸為使,惡旋覆花。
備註 色白氣香者佳, 炮製:或微炒用。 配伍:當歸為使,惡旋覆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