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菊花

功用:備受四氣(冬苗、春葉、夏蕊、秋花。),飽經霜露,得金水之精居多。 能益金水二臟,(肺腎。)以制火而平木(心肝。),木平則風息, 火降則熱除,故能養目血,去翳膜(與枸杞相對,蜜丸久服,永無目疾。)。

十劑分類 祛風濕、補肺腎、明目 性味 味兼甘苦,性稟平和,
主治 備受四氣(冬苗、春葉、夏蕊、秋花。),飽經霜露,得金水之精居多。 能益金水二臟,(肺腎。)以制火而平木(心肝。),木平則風息, 火降則熱除,故能養目血,去翳膜(與枸杞相對,蜜丸久服,永無目疾。)。
禁忌 治頭目眩運(風熱。),散濕痺遊風。
配伍
炮製 朮、枸杞、地骨皮為使。 分別: 黃者入陰分,白者陽入分,紫者入血分。可藥可餌,可釀可枕,仙經重之。 (甯產白菊,今人用以點茶,夏月飲之,清暑、退熱、解毒。)
品類
備註 以單瓣味甘者入藥(花小味若者,名苦薏非真菊也。 牧署閒談云:「真菊延齡,野菊瀉人。」)。 配伍: 朮、枸杞、地骨皮為使。 分別: 黃者入陰分,白者陽入分,紫者入血分。可藥可餌,可釀可枕,仙經重之。 (甯產白菊,今人用以點茶,夏月飲之,清暑、退熱、解毒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