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門冬

功用:滋腎燥潤,止渴消痰,(蒙荃曰:「腎主津液,燥則凝而為痰, 得潤劑則痰化,所謂治痰之本也。」)澤肌膚,利二便。

十劑分類 瀉肺火、補腎水、潤燥痰 性味 甘苦大寒。 歸經: 入手太陰(肺)氣分,清金降火,益水之上源(肺為腎母。), 下通足少陰腎(苦能堅腎,寒能去腎家濕熱,故亦治骨痿。),
主治 滋腎燥潤,止渴消痰,(蒙荃曰:「腎主津液,燥則凝而為痰, 得潤劑則痰化,所謂治痰之本也。」)澤肌膚,利二便。
禁忌 治肺痿肺癰(肺痿者,感於風寒,欬嗽短氣,鼻塞胸脹,久而成痿, 有寒痿、熱痿二證。 肺癰者,熱毒蘊結,咳吐膿血,胸中隱痛。痿重,而癰稍輕。 治痿,宜養血補氣,保肺清火。治癰,宜瀉熱豁痰,開提升散。 癰為邪實,痿為正虛,不可誤治。), 吐膿吐血(苦泄血滯,甘益元氣,寒止血妄行。), 痰嗽喘促,消渴嗌乾(煩渴引飲,多食善飢,為消渴,由火盛、津枯。), 足下熱痛,虛勞骨蒸,陰虛有火之證。
配伍 然性冷利,胃虛無熱,及瀉者忌用。
炮製 地黃、貝母為使,惡鯉魚。 其他:二冬,熬膏並良。 (天冬,滋陰助元,消腎痰。麥冬,清心、降火、止上欬。)
品類 取肥大明亮者。去心皮,酒蒸。 配伍: 地黃、貝母為使,惡鯉魚。 其他:二冬,熬膏並良。 (天冬,滋陰助元,消腎痰。麥冬,清心、降火、止上欬。)
備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