梔子

功用:瀉心肺之邪熱,使之屈曲下行,從小便出,(海藏曰:「或用為利小便藥, 非利小便,乃肺清則化行,而膀胱津液之府,得此氣化而出也。」) 而三焦之鬱火以解。 熱厥(厥有寒、熱二證。) 心痛以平。(丹溪曰:「治心痛,當分新久,若初起因寒、因食,宜當溫散, 久則鬱而成熱,若用溫劑,不助痛添病乎? 古方多用梔子為君藥,熱藥為之嚮導,則邪易伏, 此病雖日久不食,不死,若痛止恣食,病必再作也。」) 吐衄、血淋、血痢之病以息。(最清胃脘之血,炒黑末服,吹鼻治衄。 本草匯曰:「治實火之血,順氣為先,氣行則血自歸經。 治虛火之血,養正為先,氣壯則自能攝血。」 丹溪曰:「治血不可單行單止,亦不可純用寒藥。 氣逆為火,順氣即是降火。」)

十劑分類 瀉心、肺、三焦也 性味 苦寒。 歸經:輕飄象肺,色赤入心,
主治 瀉心肺之邪熱,使之屈曲下行,從小便出,(海藏曰:「或用為利小便藥, 非利小便,乃肺清則化行,而膀胱津液之府,得此氣化而出也。」) 而三焦之鬱火以解。 熱厥(厥有寒、熱二證。) 心痛以平。(丹溪曰:「治心痛,當分新久,若初起因寒、因食,宜當溫散, 久則鬱而成熱,若用溫劑,不助痛添病乎? 古方多用梔子為君藥,熱藥為之嚮導,則邪易伏, 此病雖日久不食,不死,若痛止恣食,病必再作也。」) 吐衄、血淋、血痢之病以息。(最清胃脘之血,炒黑末服,吹鼻治衄。 本草匯曰:「治實火之血,順氣為先,氣行則血自歸經。 治虛火之血,養正為先,氣壯則自能攝血。」 丹溪曰:「治血不可單行單止,亦不可純用寒藥。 氣逆為火,順氣即是降火。」)
禁忌 治心煩懊憹不眠。(仲景用梔子豉湯。 王好古曰:「煩者,氣也;燥者,血也。故用梔子治肺煩,香豉治腎燥, 亦用作吐藥,以邪在上焦,吐之則邪散。經所謂其高者,因而越之也。」 按:梔豉湯,吐虛煩客熱;瓜蒂散,吐痰食宿寒。) 五黃(古方多用梔子、茵陳。), 五淋,亡血津枯,口渴目赤,紫癜白癩,皰皻瘡瘍(皮腠肺所主故也。)。
配伍
炮製
品類 生用瀉火,炒黑止血。薑汁炒,止煩嘔。內熱用仁,表熱用皮。
備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