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線:15 人
升麻
功用:表散風邪,(引蔥白,散手陽明風邪;同葛根能發陽明之汗; 引石膏,止陽明頭痛、齒痛。) 升發鬱火。能升陽氣於至陰之下,引甘溫之藥上行,以補衛氣之散, 而實其表。(柴胡,引少陽清氣上行。升麻,引陽明清氣上行, 故補中湯用為佐使。若下元虛者,用此升之,則下元愈虛,又當慎用。)
十劑分類 | 輕宣、升陽、解毒 | 性味 | 甘辛微苦。 歸經:足陽明太陰(胃、脾。)引經藥(參、耆上行,須此引之。), 亦入手陽明太陰(大腸、肺。), |
---|---|---|---|
主治 | 表散風邪,(引蔥白,散手陽明風邪;同葛根能發陽明之汗; 引石膏,止陽明頭痛、齒痛。) 升發鬱火。能升陽氣於至陰之下,引甘溫之藥上行,以補衛氣之散, 而實其表。(柴胡,引少陽清氣上行。升麻,引陽明清氣上行, 故補中湯用為佐使。若下元虛者,用此升之,則下元愈虛,又當慎用。) | ||
禁忌 | 治時氣毒癘,頭痛(陽明頭痛,痛連齒頰。)寒熱,肺痿吐膿, 下痢後重,(後重者,氣滯也。氣滯於中,必上行而後能下。 有病大小便祕者,用通利藥而罔效,重加升麻而反通。 丹溪曰:「氣升則水自降。」經曰:「地氣上為雲,天氣下為雨,天地不交, 則萬物不通也。」) 久泄(經曰:「清氣在下,則生飧泄。」)脫肛, 崩中帶下(能緩帶脈之縮急。),足寒陰痿,目赤口瘡, 痘瘡(升麻湯,初發熱時可用。痘出後,氣弱或泄瀉者,可少用。 否則見點之後,必不可用,為其解散也。) 斑疹,(成朵如錦紋者為斑,隱隱見紅點者為疹。 蓋胃熱失下,衝入少陽,則助相火而成斑;衝入少陰,則助君火而成疹。) 風熱瘡癰。解百藥毒,吐蠱毒,殺精鬼(性陽、氣升、味甘故也。)。 | ||
配伍 | 陰虛火動者忌用。(朱肱活人書言瘀血入裏,吐、衄血者, 犀角地黃湯乃陽明聖藥。如無犀角,代以升麻,二藥性味相遠,何以為代? 蓋以升麻能引諸藥同入陽明也。 朱二允曰:「升麻性升,犀角性降,用犀角止血,乃借其下降之氣, 清心肝之火,使血下行歸經耳。 倘誤用升麻,血隨氣升,不愈,湧出不止乎?古方未可盡泥也。」) | ||
炮製 | |||
品類 | 去鬚蘆用。(或有參、耆補劑,須用升、柴,而又恐其太升發者, 升麻、柴胡並用,蜜水炒之。 別有一種綠升麻,繆仲淳用治滯下,每有效驗。) | ||
備註 | 裏白外黑,緊實者良,名鬼臉升麻。 炮製:去鬚蘆用。(或有參、耆補劑,須用升、柴,而又恐其太升發者, 升麻、柴胡並用,蜜水炒之。 別有一種綠升麻,繆仲淳用治滯下,每有效驗。) |